周海宏:钢琴作业的难度掌握到什么程度为好?
编者按:周海宏,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。主要从事音乐心理学、音乐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。他被誉为中国音乐心里学研究第一人,是中国音乐普及第一人。他的教育观点主张从实际出发,重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。· 钢琴学习和孩子的成长一样,急躁态度不可取
学琴琴童作业安排往往与钢琴学习的进度有着重要的关系。笼统地讲,练琴作业过难和过易都是不可取的,不科学的,不利于保持孩子的学琴兴趣,也不利于促进他们的热情,反而还容易起到反作用。
钢琴学习有时简直就与孩子成长一样慢,急躁的态度切不可取。很多教师都愿意给孩子拔程度,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地取得进步,这种心理背景在教学活动中就表现为总是给学生一些比较难的作品,这样极易造成孩子厌学。给学生一个什么难度的作品,多大量的作业,不仅仅要从教学的科学性出发去考虑,也要从钢琴学习动机的角度考虑与设计。
学习的努力程度对形成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有重大影响。如果课题的难度太大,学生就必须通过极大的努力才能够完成,同时也会出现即便勉强完成卜来,质量也总难以达到教师要求的现象。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特性,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,往往也会用舞台演奏的水平来要求学生。然而,达到舞台演奏水平实际上就是一首乐曲的学习目标。而一首过难的作品对于一个还在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,完全有可能出现无论多么努力,仍不能达到起码的舞台演奏水平的状况。因此,当这首乐曲不得不“通过”时,学生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也就告结束。其实,这样并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学习完成感,也就不会产生学习目标达到后的成就体验。进一步说,令人并不满意的学习成效也难以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。
从另一方而看,孩子在学习期间过度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令人不快的体验,它使得练琴活动本身成为一种很苦的过程,在活动过程中不能获得快感,这也是使学生经常逃避练琴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因此从钢琴学习动机培养的角度看,过难的作品不利于形成进一步学习的需要。因此应注意作业的难度,应以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就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师的要求为限。这里的时间限制应该是以学生已经弹熟而不是“弹疲了”为限,如果一首作品学生已经“弹疲了”还不能达到良好的表现水平,就说明,这首作品对这个学生来说已经是过难了。当然不同的学生其各自的情况会有许多的不同,给他们留的作业难易的程度也就应各有不同,教师一定要因人而异。作业的难易程度和量的大小都应该适合这个学生。
· 钢琴教育过于专业化,自信与兴趣最重要
在目前我国的儿童业余钢琴教学中,一方面存在着师资水平普遍偏低的状态,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教学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倾向。甚至在那些本身钢琴教学修养不高的教师那里,也存在着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倾向。我认为,就全体学琴的孩子来说,不可能、也不必要让孩子们都达到专业化的演奏状态(那并不是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);另一方面,低龄儿童接受过于专业化的训练,就造成大量没有较高大赋的孩子丧失钢琴学习的信心与兴趣。这是我们不难看到的事实。
儿童钢琴教学过于专业化的表现就是教学目标设立得过高:教师对学习过程中的弹奏技术规范、演奏中音乐各个要素控制的精细性均有较高的要求。教师、家长、学生都有这样一种体验,把一首作品弹下来并不难,但要弹好,就非常难。从一首乐曲练习的时间分配上看,用于将作品弹好的时间,要几倍于弹熟的时间。同样一首作品,不同规格的教学目标可达到程度极为不同的。教学目标的可达到程度,一方面由作品本身的难度决定,另一方面也由教师对演奏质量要求的规格决定。高规格的教学要求,从培养专业化人才的角度是必需的,但对于广大的业余学琴儿童来说,它的意义是值得讨论的。因为,作业过多过难就使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和动机造成不良影响,会使得孩子的钢琴学习自然持续性变得非常勉强甚至难以维持。
页:
[1]